最新目录

年第期导读

来源: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2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Journal of Pediatric Surgery》2020 年第4 期共发表35 篇文章,涉及了小儿外科多个专业领域,包括实践管理、胸科、普外、创伤、妇科、泌尿等专题,介绍了相关专业的医院管理、治疗方式

《Journal of Pediatric Surgery》2020 年第4 期共发表35 篇文章,涉及了小儿外科多个专业领域,包括实践管理、胸科、普外、创伤、妇科、泌尿等专题,介绍了相关专业的医院管理、治疗方式、手术技巧、术后随访及基础研究等内容。 本文将对该期中的22 篇文章进行简述,为国内小儿外科医师提供小儿外科领域的最新进展。

一、实践管理专题

尽管解决患儿父母的焦虑情绪是小儿外科门诊的重要工作内容,但引起患儿父母焦虑的原因尚无广泛研究。 希腊圣索菲亚儿童医院小儿外科的Kampouroglou 等[1]就患儿父母健康素养水平及术前信息的需求度对就诊过程中焦虑情绪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横断面研究。 研究发现在664 名患儿父母及监护人中,46.1%的父母健康素养水平有限,而其中79.8%的父母有焦虑情绪。 经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患儿父母健康素养水平、术前信息的需求度等因素与其焦虑有关。 因此在患儿父母进行诊疗咨询时应该考虑到上述问题,并安抚其焦虑情绪。

SafeStart 是一款应用于移动智能设备上的可提供手术安全相关信息的软件,患儿的手术安全相关信息主要由患儿家属及医师于门诊就诊、术前诊疗及术中共同提供,且患儿家属术前必须在软件上对相关信息进行确认。 美国伊利诺斯州儿童医院的Elger 等对100 名患儿家属及小儿普外科医师应用该软件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并以标准的知情同意书作为对照。 发现97%的患儿家属认为该软件提供了患儿手术安全相关的信息,这意味着他们在保护患儿手术安全中起到作用;且通过术前浏览、确认信息可以减少诊疗过程中的错误,因此多数人强烈建议将该软件进一步应用于其他手术患者中[2]。

二、胸科专题

NUSS 术后早期应用积极的呼吸康复计划能否有效地提高患儿术后早期的吸气量? 日本长野整形重建外科的Noguchi 等在2016—2018 年共纳入34 例初次行NUSS 手术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接受吸气训练分为两组,A 组为术后及出院后接受积极的呼吸康复计划,B 组为术后及出院后未实施该计划。 研究发现两组患儿出院时的吸气量经手术年龄及Haller 指数校正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 但术后3 个月时,A 组吸气量[(1 404 ±466) mL]较B 组[(900 ±314) mL]明显提高,故认为NUSS 术后早期积极应用呼吸康复计划能够有效提高术后早期的吸气量[3]。

为明确胸骨扭转对于漏斗胸患儿胸骨畸形及心脏压迫指数的影响,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Fundacion 医院的Capunay 等对116 例曾行胸部CT 及心脏磁共振检查的漏斗胸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与胸骨扭转患儿相比,无扭转患儿的Haller 指数(P=0.048)和校正指数(P=0.002)更低;而右侧胸骨扭转与心脏压迫指数具有相关性(P=0.0001),且三尖瓣/二尖瓣瓣环直径比下降[无扭转(0.98 ),左侧扭转(0.91 ),右侧扭转(0.8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研究表明在漏斗胸患儿中无胸骨扭转是一种良性表型[4]。

三、食管专题

37%的先天性食管闭锁和食管气管瘘(esophageal atresia-tracheoesophageal fistula,EA-TEF)患儿合并咀嚼功能障碍,进食硬质食物受限。 土耳其海塞特普大学康复学院的Arslan 等对咀嚼功能训练能否提高食管闭锁和食管气管瘘患儿的咀嚼功能进行了探究。 该研究共纳入20 例EA-TEF 合并咀嚼功能障碍的患儿,均接受12 周咀嚼功能训练,发现患儿的Karaduman 咀嚼性能等级、国际吞咽困难饮食标准等级较训练前均得到显著提高,这表明食管闭锁及食管气管瘘患儿可以通过咀嚼功能训练来提高其咀嚼功能,部分患儿由只能耐受液体质地的食物转变为能够耐受各种常规质地的食物[5]。

食管闭锁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吻合口狭窄。对于复发性吻合口狭窄的患儿,吻合口部位注射激素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方式。 荷兰鹿特丹索菲亚儿童医院小儿外科的Kate 等收集了6 例在该中心诊治的严重复发性吻合口狭窄患儿临床资料。在平均进行了6 次内镜下扩张后,患儿接受了1 ~2次吻合口部位的激素注射治疗。 其中5 例吻合口狭窄消失,且所有患儿无治疗相关并发症。 作者推测激素可抑制吻合口胶原形成,促进胶原降解,减少交联的胶原蛋白导致瘢痕收缩,并减少扩张后增生性组织的再生,以达到治疗复发性吻合口狭窄的效果[6]。

四、肝胆专题

为了评估先天性门体分流患儿的影像学表现,预测肝脏肿瘤形成的能力,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医院小儿外科的Tyraskis 等回顾分析了该中心1990—2016 年收治的45 例患儿临床资料,根据Morgan and Superina 分型将患儿分为肝内无门静脉血流组(1组)和肝内存在门静脉血流组(2 组)。 研究发现1组(92%) 伴发肝脏肿瘤的发生率远高于2 组(29%),且预测肝脏肿瘤发生的RR值为3.1,这表明先天性门体分流患儿无肝内门体分流影像学表现是肝脏肿瘤的危险因素。 研究还发现门体分流患儿的腹主动脉比(腹腔下/上动脉直径比)较正常患儿低,且门静脉期与动脉期的肝实质CT 值差值较正常小,此研究首次定量证实了门体分流患儿与正常儿童影像学表现的差异[7]。

文章来源:《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网址: http://www.zgpwjcylczz.cn/qikandaodu/2021/0223/425.html



上一篇:行医一时 鞠躬一生
下一篇:欢迎订阅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投稿 |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编辑部|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版面费 |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论文发表 |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