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目录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创伤修复中的应用现状和展

来源: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0-2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创伤修复中的应用现状和展望 王小平 张柏松 摘要】负压封闭引流(VSD)是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治疗急、慢性创伤创面和创腔的新方法,本文通过介绍负压封闭引流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创伤修复中的应用现状和展望

王小平 张柏松

摘要】负压封闭引流(VSD)是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治疗急、慢性创伤创面和创腔的新方法,本文通过介绍负压封闭引流系统的组成及使用方法、作用机制、相关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存在的问题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等,为创伤创面的治疗提供依据。

【关键词】创伤修复;负压封闭;引流术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是近年来在临床开展的一种治疗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的新技术、新方法[1],是一种设计思维独特、对传统外科引流作出了重大改进的新型引流技术,是软组织治疗的一场革命。1992年由德国Ulm大学附属创伤外科医院Wim Fleischmann博士于20世纪90年代所创,用于四肢创面的引流。最初用于治疗躯干、四肢的软组织感染创面,应用效果很快得到肯定,并逐渐被推广到创伤后各种问题创面(problem wounds),如慢性经久不愈的溃疡创面、大面积的软组织损伤创面、特殊部位创面(头、手、会阴部)的临床治疗中[2,3]。裘华德于1994年引进并和他的同事们进行了发展、改良,经过近10年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证明这一技术明显改善了引流效果,为一些用传统方法处理困难、疗效不佳的疾患,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在国外许多医院已将VSD技术作为处理这些创伤创面的标准治疗方法[4],应用于急性软组织挫伤、急性感染创面、挤压伤、糖尿病足、烧伤及其他难愈性创面的治疗。

负压封闭引流术是近年来在临床开展的,应用于急性软组织损伤、挤压伤、急性感染创面、糖尿病足、烧伤及其他难愈创面的治疗,是软组织治疗的一场革命,多年的研究已经获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负压封闭引流术有助于改善创面微循环,促进烧伤淤滞带的良性转归、减轻组织水肿及乳酸堆积、抑制细菌数量、引流坏死液化的组织和渗出液、有效减少各种有害代谢产物进入血循环,同时促进肉芽组织和创面生长,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患者住院费用,提高救治率。

文献报道中出现与这一方法有关名词有: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真空辅助闭合(vacuum sealing closure,VSC)、表浅负压法(topical negative pressure,TNP)、吸引创面闭合疗法(suction wound closure therapy,SWCT)、负压创面治疗(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NPWT),笔者认为称作真空封闭引流较为贴切。国内部分医院已成功应用此方法,并部分代替了创伤、普外病人的各种引流,但由于各医院条件所限,此技术方法尚未得到推广普及。本文就VSD应用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现状作一综述,期望VSD逐渐成为国内医院处理创伤缺损创面和(或)创腔的综合性治疗手段之一。

1 VSD的组成及使用方法

VSD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1)聚乙烯醇明胶海绵泡沫材料(商品名为“Vacuseal?威克伤”):有0.2~1mm的微孔,呈白色无毒、无免疫活性,耐腐蚀,有极强的吸附性和透水性,质软、抗张力强,有多种不同规格,可据创面大小进行修剪;(2)多侧孔引流管:直径为0.8cm,包埋在明胶海绵泡沫材料中;(3)负压引流装置:采用中心负压吸引装置(负压为60~70mmHg)或特制负压吸引瓶装置(能产生60~80mmHg的负压);(4)生物透明透性密封贴膜:较Vacuseal面积大,具有良好的透明、透氧和透湿性,防水和防止细菌侵入,可观察创面情况。使用前对创面或创腔进行彻底清创,按略小于创面或创腔大小将Vacuseal修剪后填入,创缘周围正常皮肤与Vacuseal材料边缘间断缝合,最后于材料之上黏贴生物半透性薄膜密闭。将引流管从远离创面或创腔2~3cm处正常皮肤上戳孔引出,接负压引流瓶,24小时不间断,5~7天后根据创面情况决定是否拆除或更换、或进行植皮、皮瓣转移等Ⅱ期处理。

2 作用机制(2. VSD作用原理及机制 2.1原理 2.2机制)

综合文献报道[5]VSD作用机制主要有:作为创面与引流管的中介,引流从点到面做到全创面引流,改变了传统创面和(或)创腔的引流方式;负压吸引结合冲洗保证引流通畅和创面处于相对干净的环境,清除坏死组织,减少创面的细菌量(因细菌在负压下不易存活),利于创面肉芽组织生长;减轻创面肉芽组织肿胀,增加创面血流量;促进白细胞和成纤维细胞进入创面,起到抗感染、促进胶原合成作用;使创腔周围组织紧密地贴附,加快创腔愈合;负压吸引作用于细胞膜,使之扩张、扭曲,将信息转导给细胞核,通过信号转导,引起细胞分泌前愈合生长因子,包括血管增殖因子,从而刺激组织生产更多的新生毛细血管。

3 VSD的应用基础研究(3.VSD 研究的基础现状 3.1 VSD对血流的影响 3.2 VSD对神经末稍的影响 3.3 VSD 对创面的细菌清除率的影响 3.4 VSD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文章来源:《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网址: http://www.zgpwjcylczz.cn/zonghexinwen/2020/1029/357.html



上一篇:余热献给广西人民——砥砺前行的银龄楷模
下一篇:泡脚泡不对可能会截肢!专家提醒:这3类人要格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投稿 |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编辑部|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版面费 |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论文发表 |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