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目录

循证护理在肛瘘手术患者术后的应用价值评价

来源: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2-1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肛瘘在临床中称之为肛门直肠瘘,为直肠、肛门周围以及肛管相同的管道,其管道存在异常现象,肛门和瘘管可排出分泌物,通常是因为肛门腺体感染产生直肠周围脓肿,脓肿破溃后产

肛瘘在临床中称之为肛门直肠瘘,为直肠、肛门周围以及肛管相同的管道,其管道存在异常现象,肛门和瘘管可排出分泌物,通常是因为肛门腺体感染产生直肠周围脓肿,脓肿破溃后产生瘘道。此病具有反复发作表现,药物治疗并无显著疗效,为此需要采用手术治疗[1]。手术治疗后的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患者病情恢复。此次研究主要探究循证护理在肛瘘手术患者术后的应用价值,现将内容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6 年5 月—2018 年5 月期间收治的100 例肛瘘手术患者,100 例患者依据随机数值表方法平均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 例。对照组是由38 例男性患者和12 例女性患者组成,年龄跨度22~58 岁,平均(40.)岁;观察组是由36 例男性患者和14 例女性患者组成,年龄跨度23~59 岁,平均(41.)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经统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护理模式为基础护理,护理内容为环境护理、营养护理,同时患者窗口情况予以观察,以免产生感染或者创面夹愈合等一系列并发症,换药以及消毒时规范操作,而后予以患者健康教育以及心理疏通。观察组患者护理模式为循证护理,其内容大致分为:

循证支持。创建病循证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包含护士长、护理组长以及组员,了解相关循证护理知识,随后和肛瘘手术患者的实际病情相结合,综合评估患者的身心情况,预测、评估以及分析患者手术后容易出现的并发症、营养需求、心理支持、健康以及疼痛情况。同时需要对患者个体差异予以重视,深入分析患者的情况[2]。按照提出的问题对关键词确定,在文献数据数据库予以筛选以及查找,对贴近实际问题的文献予以归纳,评估文献的真实可靠性,而后对文献予以筛选。按照确定的文献治疗和患者实际情况相互结合,制定循证护理方案,在临床实践调整反馈。

健康宣教。观察组患者更加重视护理内容、护理目标以及护理程序的临床可行性,并以此予以患者针对性教育,协助患者了解肛瘘的引发因素、预防方法、治疗方法以及手术后需要注意的事项,使得患者心理有准备此外协助患者将健康意识提升,使得患者了解不良行为习惯对自身产生影响,转变其不良饮食行为[3]。可依据患者的年龄、文化水平以及性格等方面,选择针对性教育方法,教育形式为图片、宣传以及视频等,选择简单性话语予以讲解,提升患者遵医嘱行为,并依据自身恢复情况予以训练,指导患者清淡饮食,养成排便习惯,如果患者出现疑问护理人员需要予以解答。

疼痛干预。因为肛周神经末梢具有一定的丰富性,手术会损伤组织以及神经,对肛门括约肌产生刺激,出现较强的收缩痉挛,从而形成严重的疼痛。疼痛不单单会影响患者的生理,同时会出现焦虑或者紧张等不良情绪,对康复疗效以及护理顺利实施产生影响,为此需要重视疼痛干预[4]。如果未及时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会对患者的舒适度以及恢复效果产生影响。依据患者的手术特征协助患者选择舒适体位,指导患者通过深呼吸、自我暗示以及注意力转移等方法改善疼痛。如果患者疼痛现象较为严重,可间断选择镇痛泵或者止痛药[5]。手术后第一次排便、换药以及切口紧线前3 min 需要服用止痛药物或者采用镇痛泵,从而实现超前镇痛的目的。

心理疏通。加大护理人员和患者交流的力度,协助患者缓解不良心理,按照患者的实际性格倾听患者主诉,依据谈话内容对患者出现不良情绪的原因予以分析,并予以相应的安慰,日常护理过程中可选择非语言对患者予以鼓励,使其充分感受到被重视,以此对患者的情绪予以稳定[6]。

1.3 评估指标

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情况,选择VAS(视觉模拟评分)对其进行评估,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为中度疼痛,7~10 分为重度疼痛[7];而后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满意度为非常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将SPSS 19.0 统计学软件应用于此次研究中,对文中涉及的数据进行计算,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两组数据通过对比如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则组间数据P<0.05。

2 结果

2.1 护理前后疼痛评分

文章来源:《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网址: http://www.zgpwjcylczz.cn/qikandaodu/2020/1216/391.html



上一篇: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价值
下一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基础与临床学科共建的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投稿 |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编辑部|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版面费 |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论文发表 |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